马力为您做评点:《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 资讯要闻 - 我爱骑行 - Powered by Discuz!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今天是: 2023-12-08    美好的一天,从现在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我爱骑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马力为您做评点:《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7 2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马力,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原副局长、全国体育教育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硕士兼职导师、体育政策解读专家。——编者)

5b782bee0bd36.jpg

马力


    原标题:专家解读 | 马力: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是主要任务之一

    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国 发(2021)11 号】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具有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全民健身计划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 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 文明进步而制定的群众体育发展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十四五” 时期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指南,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力点,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的动力 源,是激活体育消费的“金钥匙,是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 改善、民族团结等多重价值及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顶层设计、全民认同、 惠及全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是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应当承担的 责任和任务。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具有法律地位和保障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60 号】《全民健身条例》制定。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是行政法规,属于规范性文件, 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质,在实施过程中与法律的效力一致。条例具有对所有社会组 织、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制定者本身的约束力。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与法 律实施并无区别,任何组织、个人在条例未修改之前不能改变或拒绝实施,这就 是它的法律性文件的性质。因此,《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是《全民 健身条例》的细化,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表 明了国家层面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决心和信心。

    三、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

    2021 年 4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时期全民 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和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 解决。具体表现在:一是总量不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仍然远低于日、韩等周边 国家水平,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缺口。二是结构不优,城乡之间、区域之 间分布不平衡,尤其是缺少群众身边举步可及的健身设施。三是载体不新,健身 设施种类较为单一,与自然生态、生活空间相融合的设施较少,智能化程度较低。四是质量不高,部分健身设施陈年老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率低。五是社 会力量参与不充分,投资主体单一,专业运营管理人才缺乏。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补齐健身设施短板,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而“加大全民健身 场地设施供给”是《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提出的八大主要任务之一, 和场馆有关的具体任务是:

    1. 新建或改扩建 2000 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 身场地设施;

    2. 数字化升级改造 1000 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

    3. 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

    4. 控制大型场馆数量;

    5. 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

    6. 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7. 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

    8. 提升场馆使用效益;

    9. 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

    10.优化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

    11.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

    12.做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此外,在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 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

    一系列的具体任务,从发展格局、发展重点、发展体系等层面指明了新周期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下一步的发力点,勾勒出未来五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 给的蓝图,继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体现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全面性, 即保基本、补短板、满足群众多元健身需求。各级地方政府和所属机构将会按照 国务院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计划》,安排贯 彻落实的具体事宜。

    四、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兴建,面向公众开展体育竞赛、训练和 健身娱乐等体育活动的公益性体育场馆。从历史发展到现如今,公共体育场馆功 能简要归纳为:一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二是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三是城 市地标性建筑;四是应急避难(险)场所;五是体育产业的分类之一。从《计划》 列出的若干任务来看,体育场馆是增加人均体育面积的主要统计范畴,是节能减 排的重点场所,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窗口,是群众健身、健心、健德三位 一体的平台,是体育科技大显身手的舞台。体育场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仅局限 于全民健身,必然会融入新的功能,即“绿色场馆、文化场馆、科技场馆”,为 全民健身注入新的活力。

                                                                                          (文:马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声明:本站严禁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内容由网友原创或转载,如发生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